光滲現象
白色(或淺色)的形体在黑色或暗色背景的襯托下,具有較强的反射光亮,呈現擴張性的滲出,這種現象叫光滲。有光滲作用和視覺的生理特點而產生的错覺叫光滲錯覺。 英文名稱:optical osmose
⑴
通電前的燈鎢絲微细如髮,通電後鎢絲却粗大了許多,但透過乳白色的燈罩看燈絲仍然很细。這種現象一方面和鎢絲受熱膨脹有關,但主要是光滲作用造成的。
⑵
歌德在《論顏色的科學》一文中指出:“兩個圓點同樣面積大小,在白色背景上的黑圓點比黑色背景上的白圓點要小1/5。”
⑶
寬度相同的印花黑白條纹布,感覺上白條子總比黑條子寬;同樣大小的黑白方格子布,白方格子要比黑方格略大一些。
⑷
觀看日出或日落時,在太陽接處地平線的位置,地平線上仿佛出現一个凹陷似的,這也是光滲作用而引起的視覺現象。
孔隙越小,波長越大,這種現象就越顯著。例如水面波遇到障礙物時,波繞過其邊緣到達物後;室內講話聲能繞過門窗到達室外等。
光通過小孔時,在孔後的屏上出現一個亮斑,其周緣的亮度向外逐漸減弱,仔細觀察還可看到在此區域內有一些明暗相間的條紋。
螢光
螢光是一種光致發光的冷發光現象。
當某種常溫物質經某種波長的入射光(通常是紫外線或X射線)照射,吸收光能後進入激發態,並且立即退激發並發出出射光(通常波長比入射光的的波長長,在可見光波段);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,發光現象也隨之立即消失。具有這種性質的出射光就被稱之為螢光。
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通常廣義地把各種微弱的光亮都稱為螢光,而不去仔細追究和區分其發光原理。
螢火蟲會利用自身一些發光細胞的生化反應,產生肉眼可見的螢光用來達到傳達訊息及求偶的目的。這種生物性的發光現象我們稱之為「生物螢光」。
燐光
磷光是一種緩慢發光的光致冷發光現象。當某種常溫物質經某種波長的入射光(通常是紫外線或X射線)照射,吸收光能後進入激發態(通常具有和基態不同的自旋多重度),然後緩慢地退激發並發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長長的出射光(通常波長在可見光波段),而且與螢光過程不同,當入射光停止後,發光現象持續存在。發出磷光的退激發過程是被量子力學的躍遷選擇規則禁戒的,因此這個過程很緩慢。
所謂的"在黑暗中發光"的材料通常都是磷光性材料,如夜明珠。
電磁波理論
電磁波首先由詹姆斯·麥斯威爾於 1865 年預測出來,而後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·赫茲於1887年至1888年間在實驗中證實存在。麥斯威爾推導出電磁波方程式,一種波動方程式,這清楚地顯示出電場和磁場的波動本質。因為電磁波方程式預測的電磁波速度與光速的測量值相等,詹姆斯·麥斯威爾推論光波也是電磁波。
亞里斯多德
西元前300多年前,亞里斯多德提出:『人類能看見物體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線』。
電磁波理論
電磁波首先由詹姆斯·麥斯威爾於 1865 年預測出來,而後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·赫茲於1887年至1888年間在實驗中證實存在。麥斯威爾推導出電磁波方程式,一種波動方程式,這清楚地顯示出電場和磁場的波動本質。因為電磁波方程式預測的電磁波速度與光速的測量值相等,詹姆斯·麥斯威爾推論光波也是電磁波。
亞里斯多德
西元前300多年前,亞里斯多德提出:『人類能看見物體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線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